文旅体育

  日前,甘肃省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后,全省以多种形式迅速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更加良好的精神状态奋力开启甘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陇南是英雄的红色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甘肃省副省长、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表示,要深入学习党史、弘扬优良作风,深刻感悟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的优秀事迹、崇高精神,切实把理论和实际结合好,把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呵护好,坚决当好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  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王嘉毅表示,要深学精学党史内容,紧盯紧扣关键节点压茬推进,落实落细规定动作,高质量完成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要坚持高标准落实、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聚焦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努力在抓学习上站排头、守阵地上稳脚跟、受教育上见行动、办实事上出真招。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主要负责人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专门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辅导。甘肃省妇联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我为妇女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甘肃省文旅厅提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积极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和文艺创作活动,展播革命历史影片,讲好党的红色故事,推出长征特色村镇和“长征行”主题旅游线路。

文旅体育

  阅读提示  电影《你好,李焕英》持续热映,取景地湖北襄阳随之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近年来,影视剧带火旅游点的情况并不鲜见。通过热门影视作品借机发展城市,是一种“烟花效应”,影视作品犹如一场绚烂的烟花,烟花同时会照亮下面的景色。旅游目的地要做的,是在这个短期窗口内,找到自身的比较优势,并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  电影《你好,李焕英》持续热映,票房高居中国影史第二名,取景地湖北襄阳也迅速走红,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多家在线旅游网站数据显示,有关襄阳的旅游产品搜索和预订数量攀升,“打卡李焕英取景地”也成为社交网络上的时髦话题。  影视剧带火旅游点的情况并不鲜见。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因影视作品“一炮而红”的地方,其后续会如何发展?专业人士认为,通过影视带火旅游,实质上是一场营销活动,要保持“长红”,就要不断注入内容,依靠当地实际的产业经济发展,目的地可以借助这一短期窗口,发掘自身产业或文化的比较优势来寻求更大的发展。  影视取景地成网红打卡点  “主角躲雨的地方是最火的点,很多人排队拍照。”电影《你好,李焕英》上映后,襄阳本地人小李前去拍摄地卫东厂打卡,“人很多,还有好多年纪大的夫妻”。据她观察,主要游客是当地居民,也有少部分是从外地专门过来玩的人。卫东厂保留着上世纪国营工厂的部分风貌,不仅可以拍出“电影同款”照片,也是很多人的儿时回忆。  一名网友表示,自己家就住那边,“过年那几天,人山人海,车都堵好远了”。该厂区门卫称,高峰期每天涌入厂区参观的游客在5000人次以上。春节假期结束后,由于“进厂区的道路堵塞、影响正常通行和生产经营”,卫东厂一度贴出公告谢绝参观,后据当地媒体报道,步行的游客还是可以进去游览的。除了卫东厂,电影的其他取景地如六〇三文创园、湖北化纤厂、东方化工厂等地也同样受到游客欢迎。  近年来,热门的影视剧带火了不少旅游目的地。今年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让宁夏永宁县的闽宁镇成为热门打卡点。2020年的爆款网剧《隐秘的角落》,让广东湛江成为新晋网红城市。2014年上映的电影《后会无期》,让浙江的东极岛至今依然位列文艺青年的旅游目的地榜单。  马蜂窝和中国旅游研究院曾联合发布一份旅游目的地分析报告,其中的数据显示,在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综艺、影视剧的影响力仅次于亲朋好友的推荐,很多游客会在观看某部影视作品后对一个目的地“突然动心”,想去取景地亲身感受镜头里的风景、走相同的游玩路线、去相同的建筑物前留影打卡等。  喧嚣后的沉寂  《罗马假日》与罗马,《庐山恋》与庐山,通常被视作影视作品与旅游目的地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强强联合,影视作品气质与目的地形象相辅相成。但更多的情况却是,“影视+旅游”为目的地带来一阵短暂的热度,喧嚣过后就很快沉寂下去。  首要的原因是,随着影视作品生命周期的自然衰退,旅游目的地热度也逐渐消退。业内分析认为,“影视+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流行文化引致的旅游现象,具有突发性、短暂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  经营不善也是一个常见的原因。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曾因《大红灯笼高高挂》《乔家大院》等影视剧而声名鹊起。乔家大院2014年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9年被取消5A资质。文化和旅游部相关报告指出,乔家大院存在旅游产品类型单一、过度商业化、交通游览方面存在不足等多方面问题。  城市本身的短板是另一个主要因素。贵州凯里因文艺片《路边野餐》《地球最后的夜晚》而出名,但并没有如很多人预料的那样成为网红城市,人口少、城镇青年流失、交通闭塞被认为是凯里不红的原因。  “从严格意义上说,没有一个旅游目的地是完全靠影视来达到长红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魏翔对记者说,“最核心的一点原因是,通过影视带火旅游,归根结底是一个营销活动。要想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注入内容,而内容依靠的是当地实际产业经济的发展。”  如何放大“烟花效应”  《你好,李焕英》带火襄阳后,当地反应迅速。在组织相关景区和旅行社研判、考察后,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了8条包含电影打卡点的旅游线路,这些线路既涵盖电影的主要取景地,也结合了襄阳主要的旅游景区。此后襄阳还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活动,以期将热度延伸至五一甚至暑期旅游市场。  《山海情》带红的闽宁镇也采取了行动。当地多个旅行社开发了相关的旅游产品,推出游览闽宁镇的红色旅游线路,计划借助“山海情”IP盘活闽宁镇全域旅游资源,并将村民培训成文化讲述者,通过发展旅游带动更多村民就业。  “通过热门的影视作品借机发展城市是有可能的,这也叫‘烟花效应’。”魏翔说,“电影就像放了一场烟花,会吸引住所有人的注意力,烟花同时会照亮下面的景色——这个城市的比较优势、产业基础和它的竞争特点。”他认为,城市要借助这场绚烂的烟花,在短期内加紧梳理、寻找自身的比较优势,并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  魏翔以襄阳为例进行了分析。襄阳拥有发展影视的基础,2015年建成唐城影视基地,《妖猫传》《天盛长歌》《上阳赋》等多部影视作品在此拍摄;襄阳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城市,近年来还一直在承接珠三角的机械制造产业转移,可大力发展工业旅游,让更多人认识到其新工业化特点;此外,襄阳是一座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此前却并未受到多少关注,将襄阳的整体旅游注入文化内涵,可跳出影视旅游的限制,长期发展下去。  “如何从短期蹭热点转变为长期促发展,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襄阳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与电影相关的旅游营销,延续热度;加大旅行社外联组团,把以本地游客为主转化为以外地游客为主;点面结合,把电影取景地的热度传导到全襄阳游。

文旅体育

人民网北京3月14日电(记者胡雪蓉)北京时间3月14日凌晨,2021年自由式滑雪世锦赛在美国阿斯本继续进行。在女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带伤出战的中国选手谷爱凌凭借首轮出色发挥,最终以84.23分夺冠。这是她继昨天夺得女子U型场地冠军后,在本届世锦赛上获得的第二枚金牌,也是中国选手在这个项目上获得的首枚世锦赛金牌。坡面障碍技巧是谷爱凌的强项,她的首个世界杯冠军就是在该项目上夺得。在12日进行的坡面障碍技巧预赛中,谷爱凌以84.51分排在首位,顺利晋级决赛。决赛共有8人参加,分三轮进行,以最高的一轮得分决定最终名次。由于此前在训练中遭遇右手骨折及大拇指韧带撕裂,谷爱凌在决赛中仍然选择不带雪杖参赛。首轮,压轴出场的谷爱凌发挥出色,整套动作表现完美,得到了84.23分位列榜首,领先第二名的法国选手勒德克9.28分。第二轮,谷爱凌增加难度,但在第二个跳台起跳后落地摔倒,仅得到了40.65分;瑞士选手格雷莫德以77.15分升至第二。第三轮,加拿大选手奥德汉姆得到76.18分进入前三,但仍然没有选手超过谷爱凌第一轮的得分。提前夺冠的谷爱凌最后一个出场,由于天气原因,她没有继续挑战难度,得到了27.15分。最终,谷爱凌凭借第一轮的84.23分,夺得女子坡面障碍技巧冠军,这也是她继U型场地夺冠后,在本届世锦赛上获得的第二个冠军。格雷莫德以77.15分获得亚军,奥德汉姆76.18分排名第三。赛后,谷爱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在训练中摔了一跤,这让我的自信心一度受到影响。能够拿到冠军我感到非常骄傲,我对自己克服压力、克服自我怀疑的能力更有信心了。”3月15日,谷爱凌将参加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预赛。

文旅体育

  《春社醉归图》李唐(南宋)  今天是3月14日,农历二月初二。  一些标明传统节日的日历,在这一天下面写着“龙抬头”几个字。  “二月二,龙抬头”是什么意思?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它有什么特殊的文化内涵?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钟葵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钟葵(翻拍)  《史记》中有龙的传说  很多人说,龙抬头,不就是龙把头抬起来吗?但龙只是一种传说中的动物,又有谁见过龙抬头?古人把二月二定为龙抬头的日子,显然是不真实的。  但我们现在认为很荒唐的事情,古人却深信不疑。首先,古人认为龙是真实存在的。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朝孔甲为帝时,从天上降下两条龙,雌雄各一。孔甲不会饲养,便找到一个曾经学过养龙的人来养它们,这个人名叫刘累,孔甲为了这件事,还专门赐一个姓给刘累,称他为“御龙氏”。  可是这个刘累其实不会养龙,没过多久,雌龙就死了。刘累把它做成一道菜,献给孔甲吃,孔甲不知是龙肉,还吃得津津有味。后来,孔甲派人来取这两条龙,刘累怕东窗事发,就潜逃了。  《史记》在古代号称“信史”,人们纷纷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此外,在我国早期的象形字中已有“龙”字。  《尔雅翼》中提到龙的样子  其次,古人不仅相信世上真的有龙,还曾写下它的样子及生活习性。  《说文解字》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宋人罗愿的《尔雅翼·释龙》说:“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因此,古人所说的“龙抬头”,其原意应是真的有一种叫“龙”的生物,抬头了。那么为什么古代有“二月二,龙抬头”一说?  古人以为,龙的隐藏和出现是有规律的。在深秋及冬季,它藏在水中,到了春天才显露头角,春分后就飞上天空。显然,“二月二,龙抬头”之说的依据,就是基于龙的这种生活习性。  二月二也是民间“春社”日  唐代之前,农历二月本无节日。唐德宗时,才将二月初一定为“中和节”,有庆祝“天地和同”及“不偏不倚”之意。而设立这个节日的目的,是劝农重本和祈丰收,因二月正是天气由寒转暖、万物复苏、农事开始之际。  故“中和节”的习俗大多与农事有关。如百官进农书、献种子,就是象征劝农重本。  由于民间认为二月初二是“龙抬头”之日,宋代以后二月初二也是民间“春社”日,后来民间常将“中和节”与“二月二”“春社”混为一个节日,且以二月初二为节日时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等。  与东方苍龙七宿的运行轨迹有关  而因为不相信龙的存在,现代人对“二月二,龙抬头”的理解,与古人不同。现代学者认为,“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源于古老的天文学。  古人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及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宿划分为二十八宿四大组,称为“四象”。  这“四象”分别是:东方苍龙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而“龙抬头”的“龙”,是指东方苍龙七宿。  东方苍龙七宿的七个星宿,名为角、亢、氐、房、心、尾、箕。这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的形象。在冬季,这苍龙七宿都隐藏在北方地平线下。到了仲春时节,角宿就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而此时“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显露,故称“龙抬头”。  这种说法,当然有它的道理,但是不是古人的原意,就很难说了。  “二月二,龙抬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民间习俗讲究宜理发、熏百虫等,其中不少流传至今的习俗已被有些地方列入“非遗”项目。